提交需求
賽事與廣告咨詢合作,請?zhí)顚懶枨蟊韱?,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與您聯系!
解析設計,探討用戶體驗。閱讀時間約 6~7 分鐘
前言
很早就拜讀過許多大佬的產品體驗日記,但最近類似的文章越來越少,可能是因為大佬們正在其他領域創(chuàng)造更多成就。為什么寫?之前只會看,羞于在公眾面前表達,在實際工作場景中遇到一些問題,腦海里會浮現一個之前消化過的知識點,與場景結合形成解決方案,但之前的工作環(huán)境與氛圍沒有一套比較成熟的積累歸納復盤總結的經驗,長期如此擔憂自己停滯不前。記錄是希望自己對產品體驗認知更深,分享是希望跟大家一起交流學習進步,正視自己的成長與不足。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文中各產品觀點僅代表個人,不足之處還希望能有各路大佬指點。
一【麥當勞小程序】取餐碼首頁置頂,降低用戶焦慮感與操作成本 ——對比競品「肯德基小程序」「瑞幸小程序」
二【Boss直聘】狀態(tài)標識,增強真實感與活躍度 ——對比競品「獵聘」「拉鉤」
三【騰訊地圖】地鐵內步行導航的站口標簽,直觀且精準引導用戶 ——對比競品「高德地圖」「騰訊地圖」
四【抖音】取消關注,提高用戶取消關注操作門檻 ——對比競品「小紅書」「微博」
五【淘寶】直播間浮窗,體驗的連貫性與關聯性 ——對比競品「抖音」「小紅書」
體驗場景:
在麥當勞小程序點單完成后,關閉小程序界面返回微信聊天列表,繼續(xù)微信最原始的功能操作。當再次返回小程序,可能會被刷新至首頁,在首頁可以清楚看到當前訂單取餐碼。
設計目標:
預判用戶操作心理,節(jié)省操作成本,降低焦慮感。
設計思考:
微信最原始且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聊天,即使現在功能越來越臃腫,各類功能應用層出不窮,用戶停留在餐飲小程序的需求與時長應該是短暫的,希望能夠快速決定并完成點餐操作,然后退出小程序回到其他功能頁面作為等待。重返小程序可能會被刷新至首頁,用戶短時間內重返的目的可能會是希望查看取餐碼。雖然微信服務通知取餐提醒會顯示取餐碼,但面對經常出現訂單量大的情況,用戶會在取到餐前保持著焦慮的心理,反復確認自己的取餐碼與當前出餐的號碼,對取餐時間有個心理預期。在首頁增加了取餐碼展示位的同時,也不破壞品牌情感化氛圍。常規(guī)時間置于頂部,早上與晚上移至取餐方式的下方,絲毫不影響辨識度。
競品對比:
「肯德基小程序」也在首頁加了取餐碼的展示位,并支持關閉,但放在頁面中間的位置不太顯眼??赡芸紤]業(yè)務需求主要還是以推廣產品優(yōu)先。
「瑞幸小程序」作為眾多餐飲小程序代表,首頁沒有取餐碼展示位,需要通過“我的-我的訂單-取餐碼”三步操作才能查看取餐碼,用戶首次找取餐碼的路徑可能還不止三步,比較容易引起焦慮。
體驗場景:
作為求職者,希望看到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同時也非常關注招聘者的活躍狀態(tài),進入boss直聘app,在職位卡片列表與職位詳情頁中,都能看到招聘者的狀態(tài)標識。
設計目標:
情感化狀態(tài)標識,增強產品的活躍氛圍,拉近與求職者的距離。
設計思考:
拋開是不是直騙不說,Boss直聘還是很照顧求職者的情緒。首頁職位卡片不只有在線標識,還會隨機顯示招聘者的狀態(tài)標識和職位發(fā)布日期標識。
招聘者的狀態(tài)標識較多且還在不斷更新,時間上基本分為“當前在線-剛剛活躍-x分鐘前回復-今日活躍-x日內活躍-本周內活躍-x周內活躍-本月活躍-x月內活躍-近半年活躍-半年前活躍”。還有其他狀態(tài)如“今日回復x次、回復率高”等,雖然明眼人可能看起來不是那么可信,比如早上7點顯示“今日回復10+次”多少有點不靠譜了,推測可能是計算規(guī)則定的24小時內算“今日”。
職位的狀態(tài)標識也有很多,如“該職位于x日內發(fā)布、剛剛有人投遞過、急聘崗位、近日已有x人溝通過該崗位、本周熱門職位”等。
了解求職者的心理,提供情感化的標識文案,營造一個活躍的氛圍,讓產品搭載的信息更豐富且真實,更容易轉化那些還在觀望的求職者主動出擊。
競品對比:
「獵聘」職位卡片內頭像有在線標識,進入詳情頁可以查看更多狀態(tài)。狀態(tài)標識基本為“當前在線-x分鐘前在線-x小時前在線-x天前在線-一周前在線”超過一周沒有活躍的,統(tǒng)一顯示為“一周前在線”?;钴S時間超過一周說明該職位停止招聘,再精準的時間狀態(tài)可能對求職者的參考意義不大,且可能對于技術實現需要花費額外的計算成本。
「拉鉤」打著專做互聯網招聘的口號,卻快被互聯網淘汰的老牌app,首頁幾個職位常年不變,并且看不到任何招聘者的狀態(tài)標識,只有進入詳情頁后才能看到。狀態(tài)標識基本為“當前在線-剛剛活躍-今日活躍-x日活躍-本周活躍”,超過一周沒有活躍的,統(tǒng)一顯示為“本周活躍”。自信的說這就是欺騙,讓用戶誤以為與招聘者的活躍時間很近,投遞簡歷仍有被招聘者撈起的機會。是不是真的有機會很顯而易見了。
體驗場景:
大城市開車太堵,停車太難,普通打工人不論是上下班還是游玩出行,地鐵都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工具。一般情況會在出行前打開地圖軟件從“我的位置”導航到“目標位置”,也有一種情況時常在快出站時才想起要看看應該從哪個站口走比較合適。
設計目標:
降低用戶思考成本,提高頁面信息獲取效率。
設計思考:
雖然在室內定位信號并不太精準,但基本也能大概判斷到具體在哪個地鐵站里,并不影響從當前位置步行導航到目的地。騰訊地圖對在地鐵內主動步行導航的用戶做出了判斷,在展示路線的同時,給出了推薦出站口的文字提示,并在地圖上對出站口標注圖標。這樣的處理方式,使用戶能在短時間內獲取到有效的信息。
不足在于文字展示相對較弱,且與相應圖標距離較遠,元素間親密性不夠,從一個完整的公交地鐵導航(圖二)中尤為明顯,但并不影響完整的鏈路體驗。
競品對比:
「高德地圖」站內步行導航,起點直接蓋在站口標識上,不熟悉的用戶仍然不知道要從哪個站口出站,雖然可以通過點擊其他按鈕查看指引,但當前頁面沒有完整的展示用戶想要獲取的信息,增加用戶思考成本與操作成本,對于剛出地鐵正在車站大廳的用戶是非常焦慮的。
完整的公交地鐵導航是有標注出站口,并且還通過加重標簽樣式來突出展示。
「百度地圖」站內步行導航,避免蓋在站口標識,沒有特別突出需要從哪個站口出入,但相比高德地圖,用戶能經過較短時間在當前頁面觀察判斷獲取出站口信息。
完整的公交地鐵導航是有標注出站口并且還通過加重標簽樣式來突出展示。(精準度令人堪憂,定位目的地在深圳灣創(chuàng)新科技中心的字節(jié),騰訊地圖與高德地圖的定位才是正確的)
體驗場景:
閑暇時間刷短視頻已成為國民級甚至世界級的娛樂消遣項目,在刷內容頁時誤觸關注了作者,不能在當前頁進行取消動作,需要進入主頁取消關注。
設計目標:
保障作者被關注率,增加作者主頁曝光度,提高取消關注操作門檻。
設計思考:
剛進入抖音app的時候,默認在大數據根據用戶喜好判斷的推薦頁(內容頁)進行瀏覽操作,可能因為刷到的某一條內容比較有趣,一時興起點了關注,即使看到后半段某個部分不是特別吸引人,對于誤操或者反悔的行為,都不能在當前頁進行取消操作,需要進入作者主頁,可能會有其他更精彩或者優(yōu)質的內容來降低用戶取消關注的概率,同時也會在作者主頁產生訪問記錄,潛在對作者的內容進行肯定和認可,從而產出更優(yōu)質的內容吸引更多關注。
通過點擊主頁的“已關注”按鈕,再來選擇點擊“取消關注”,無疑是增加了用戶的理解難度和操作成本。
目前大部分內容類產品,對于取消按鈕的文案都用結果的表達方式,如“已關注、已預約、已訂閱、已收藏”等等,最開始的設定應該也是不想那么直白的將“取消”兩個字告訴用戶可以點擊這里進行取消的動作,給用戶增加了一點理解門檻,讓用戶知難而退或延時操作。但隨著用戶習慣與認知的養(yǎng)成,大多對這類按鈕產生了“免疫”。
競品對比:
「小紅書」用戶通常也是在發(fā)現頁中瀏覽筆記瀑布流,點擊進入到筆記詳情頁,右上角是非常基礎的關注按鈕,并且沒有給取消關注設置門檻。作者主頁的關注按鈕點擊后會變?yōu)閳D標,而圖標的形象與取消關注的操作沒有聯系,相對于結果文字來說又增加了一些理解難度。
「微博」通過話題熱門模塊的關注,取消難度更大。
微博比較重要的功能就是熱搜,經常會因為一條熱搜的標題比較吸引人點擊進入話題綜合頁,優(yōu)先展示帶“熱門、廣告”標簽的帖子,并且可以點擊“關注”,比較不同尋常的是,點擊”已關注“會跳轉到熱點話題頁,確實是有點不按套路出牌,必須要在博主主頁底部“已關注”按鈕進行取關,整個流程需要四步操作。
普通用戶發(fā)表的內容,會在熱搜的實時里推送,但不會帶“關注”按鈕,目的可能也是以此來區(qū)分高端付費玩家與普通玩家,以及吸引付費,有非常強的商業(yè)屬性。
體驗場景:
在直播間看主播講解的同時,可以通過點擊左下角商品的浮窗展開商品詳情頁鋪滿全屏,同時直播間會縮小成一個浮窗懸在詳情頁中。而在直播間里直接點擊口袋圖標會從底部彈出商品列表面板,通過點擊面板外的蒙版處收起面板回到直播間。
設計目標:
增強沉浸式體驗,提高用戶留存率。
設計思考:
不論是商品列表面板還是詳情頁浮窗顯示直播,都是維持用戶對直播的注意力和焦點的方法,不至于每個模塊的切換跳轉造成明顯的割裂感。淘寶是專業(yè)的電商平臺,直播更注重帶貨效果,在保障商品詳情更多的展示空間同時,通過保留一個浮窗直播畫面,可以提醒用戶隨時回到直播中,繼續(xù)與主播和其他用戶交流互動。
競品對比:
「小紅書」直播頁右下角的商品圖標和禮物圖標相似度較高,容易讓用戶混淆。商品圖標雖然有動效提醒,但在直播頁的整體視覺中并不顯眼。用戶點擊商品圖標后,才能從底部彈出商品列表面板。如果想查看某個商品的詳情,還需要再次點擊彈出的面板,進入商品詳情頁。詳情頁可以上滑展開,顯示更多信息,但不會全屏顯示,總有一條縫隙露出直播畫面。目的也是保持直播與商品詳情的關聯性,但相比淘寶的浮窗,主播的存在感稍微弱了些。
「京東」絕大部分的界面布局和交互與淘寶相似。不同在于直播浮窗會有靜音按鈕??赡苁强紤]到用戶控制原則和適應性原則,給用戶提供足夠的控制權,以及滿足用戶在不同環(huán)境和情境下控制操作。
記錄體驗的過程,思考產品背后的思考。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別默默的看了,快登錄幫我點評一下吧!:)
登錄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