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賽事與廣告咨詢合作,請?zhí)顚懶枨蟊韱?,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與您聯(lián)系!
第250期:用時約4分1512字
[演講技巧]做好一場大型演講的小技巧
推薦:演講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從踏入大學校園那一刻起,演講某種意義上講是我們的必備技能。本文帶你從三個方面幫你提升技能。讓聽眾站起來說幾句。不斷調(diào)動聽眾腦中的畫面。給聽眾預期之外的獲得感。
在“會分享”這門課上,韓亮開場就設置了一個場景,他問臺下的聽眾:
“假如那個站到臺上做分享的人是你,面對臺下黑壓壓的聽眾,你講著講著發(fā)現(xiàn),下面的人慢慢開始走神,低頭玩手機,甚至睡著了,你會是一種什么感受?你肯定不希望這種情況發(fā)生,對不對?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始終牢牢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呢?有。今天這堂課,我就教你一套方法。”
你看,這就是在聽眾的認知上先戳一個洞。用一個場景,先帶著聽眾感受到那種上臺分享時的壓力,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好奇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避免這種狀況。這份好奇心,就成了一個認知空洞,聽眾非把它填滿不可。
還有一種快速制造認知空洞的方法,就是適度“冒犯”一下聽眾。對于一個陌生的課堂氛圍來說,制造認知空洞,就是最好的破冰方法。認知空洞會在講師和聽眾之間建立了一種強連接,因為聽眾只有通過你,才能把認知空洞填滿,你在聽眾心中的重要性也會瞬間提升。等到這個時候,講師再進行自我介紹就水到渠成了,聽眾也會更感興趣。
不要設計聽眾的笑點,而是要收集聽眾的笑點。因為收集的笑點,經(jīng)過了驗證。
他有一次講課,講到“什么是獨特的解決方案”這一塊時,舉了個減肥的例子。他設想的是問同學,如果有人分享的主題是如何減肥,交付的心法是“管住嘴,邁開腿”,那能算獨特的解決方案嗎?下面的同學肯定會說,當然不算。
可沒想到,韓亮在課上不小心說錯了,他說成了“管住腿,邁開嘴”,結(jié)果下面同學哄堂大笑,紛紛糾正他,課堂氛圍一下就炸了。后來他就將錯就錯,把這個笑點收集起來,之后給其他同學講課的時候,也會故意說錯,每次都會引發(fā)同學大笑。然后,他會補上一句“剛才是口誤,不過,要是誰說減肥能靠‘管住腿,邁開嘴’,那還真算是獨特的解決方案!”底下同學又笑起來了。
還有一次,他在課堂上做互動,問同學“如果端午節(jié),老板讓你給客戶一份禮品,要求是必須有創(chuàng)意,你會送什么呢?”下面有個同學說“送月餅!”現(xiàn)場爆笑,他追問了一句“端午節(jié)送月餅,那到中秋節(jié)的時候怎么辦?”同學回答說“送粽子!”又是一輪爆笑。于是,韓亮也把這個笑點收集起來,稍加改編,之后講課用出來,果然效果很好。接下來給你三個技巧
第一個小技巧是:讓聽眾站起來說幾句。
具體方法是每隔20分鐘左右,就來一次課堂互動。你可能以為,互動只是老師怕“一言堂”,想增加一些學生的參與感,但其實,互動是講師管理聽眾注意力的絕招。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聽眾在自己發(fā)言之后,會聽得更認真。
第二個小技巧是,不斷調(diào)動聽眾腦中的畫面。
我們的大腦天生就喜歡具體、形象的東西。而抽象的東西會增加大腦的認知負擔,容易讓人覺得疲勞。如果能把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起來,就會延緩疲勞感的產(chǎn)生。
第三個小技巧是,給聽眾預期之外的獲得感。
聽眾總是喜歡有一些意外收獲,而這種預期之外的獲得感會讓人亢奮。韓亮跟我講,備課時他會特意準備一些自己總結(jié)的技巧和竅門,在課堂上裝作不經(jīng)意地拋出來。
這套方法是這樣的:開場時,先在聽眾的認知上戳一個洞,然后用接下來的課程內(nèi)容把這個洞填滿。不要提前設計聽眾的笑點,而是有意收集聽眾的笑點,加以利用,引爆課堂氣氛。如果聽眾注意力出現(xiàn)下滑,可以使用三個小技巧:
·讓聽眾站起來說幾句
·調(diào)動聽眾腦中的畫面
·給聽眾預期之外的獲得感
從這套方法中,你也能看得出,其實做好一場演講的訣竅,重點并不在講的人身上,而是在聽眾身上。每一次演講,都是在為聽眾提供一場知識服務。所謂的“講得好”,就是講的人能把服務體驗設計得更細致。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別默默的看了,快登錄幫我點評一下吧!:)
登錄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