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賽事與廣告咨詢合作,請?zhí)顚懶枨蟊韱危覀儠诘谝粫r間與您聯系!
設計有很多的技巧,但是歸根溯源,其實在于可用性
一:題外話
很反感現代的某些人總是拿藝術倆字來說話了。我想說什么是藝術,可知,藝術不是一個名詞,它是有生命的、是作為生活之美而感知的。它不是由“創(chuàng)作者”來命名的,藝術的存在是群眾及其用戶對于作品的最高贊美!它是陽春白雪,亦是下里巴人。但唯獨不是某些人的專利及其借口!
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但是它高于生活. 藝術是感性的
二:設計的藝術——設計語言
產品經理對待一件產品,不斷的去進行思維碰撞、不斷的填充產品邏輯、不斷的去變換原型草圖,因為這是產品經理對每個產品的觀察過程
設計師對每一個項目及接手的項目,不斷的更迭產品設計思路,不斷的想,功能主次是否區(qū)分、手勢操作是否快捷、反饋是否到不到位、交互是否方便、是否適應不同的屏幕大小、是否符合人的直覺, 涉及情感是否清楚表達,又傳遞了怎樣的情緒?傳達了怎樣的品牌信息……因為他們想讓這個設計完美的呈現產品所賦予的功能、精準傳達產品的價值理念及其用戶的需求;這是設計師對設計的觀察過程;
哈哈...不覺想起以前, 以前我給別人講作品或設計時很喜歡說一下設計的名詞、和一些專業(yè)術語,比如什么設計的顆粒感、時間的IQ、頁面的愉悅度等等、、但是隨著接觸的項目增多、工作時間變長、對設計理解的加深;我現在不太喜歡這般了;因為在我看來設計的本質就在于解決用戶的需求,體現產品的價值,闡釋用戶的存在;
我們既然要和用戶對接交流,我們就應該用我們的設計語言去呈現新的藝術構思、格調和形式;
這就和上面我很反感的那一句話一樣,作品不是孤芳自賞,既然在眾多的人群中引起傳播和關注,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拉近和欣賞者的距離,去形成和觀看者真正深層次的溝通,而不是說一些云里霧里的言語, 徒添郁悶!
設計師都知道界面作為用戶與APP交互的唯一接口,對用戶的情緒和工作效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比如:
1.簡易性
2.用戶語言
3.記憶負擔最小化
4.一致性
5.清楚性
6.用戶的熟悉程度
7.從用戶習慣考慮
8.排列
9.安全性
10.靈活性
11.人性化
這是基本的十一項設計基本原則
還有六大設計規(guī)范原則:
一致性原則、準確性原則、可讀性原則、布局合理化原則、系統(tǒng)操作合理性原則、系統(tǒng)響應時間原則
對于這十一大設計基本原則和六大設計規(guī)范原則更深的闡釋,我就不敘述了,因為在我看來總結起來也就一條概念產品的可用性設計;
三:“可用性”其實分為兩個方面——對于原有使用習慣的延續(xù)性和未來新應用學習的簡易性。
說實話啊,人們在接受一個產品時,總是遵循著一定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這種心理行動規(guī)律可以概括為引起注意——激發(fā)興趣——確立信念——加強記憶——導致行動等過程,這也是人們參與或者購買、活動的心理過程.
在這個心理活動中,好奇的心理是前提,沒有好奇和興趣,這個心理活動過程就會中斷,產品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產品的設計不能與這種規(guī)律相抗衡,只能遵循,設計產品心理策略的運用應當是綜合的、連續(xù)的,把人們心理活動的各個階段聯系起來統(tǒng)一在一個產品界面之中。
很喜歡一句廣告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是說有多沒自我,而是這個廣告詞體現了這個產品對用戶的精準需求把握; 如果沒有做到心中有數,如何做到放手用戶去反饋評論;
同樣的,設計也是一樣
當看一個頁面時,它應該是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自我解釋的,糟糕的設計是大而全,什么都往里面放; 還有模塊的標題命名,命名不要自以為很酷或者自以為很聰明,應該是顯而易見的;盡量利用習慣用法,習慣用法能讓人瞬間理解,所以應該多研究主流產品的設計,找到用戶的習慣用法;
不管是界面設計,還是其他,其實我們應該明白,我們設計要表明軟件或者平臺是可用的,能幫助用戶準確地實現他們的目標;如果用戶不能實際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情,無論體驗長還是短,都是沒有意義的。這也就是我想說的可用性;
但是真的,溝通中這么說真的不知道到底指代的設計方法和元素到底是什么。
所以,可以換一個可用方式來表達的,設計是呈現的應該是坦誠、真誠、表里如一的感覺;這需要設計師盡量去裝飾性,真實,直接,沒有廢話、毫不掩飾的把真正的東西呈現出來,這也是一種大膽。我們要明白,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一千個人覺得有美感的東西可能有上萬種類型。而正是因為它沒有足夠明確的指向性,導致用它作為形容詞來描述設計需求的時候,會極端的模棱兩可。因此設計的可用性此刻也是分外突出:
最后我想說,可用性的設計不單單適用于設計、產品; 其他行業(yè)也是如此的;正如深澤直人提倡的“直覺設計”一樣,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
比如,經常做飯的人一般都知道,煮米飯時放一些輔料可以使做出的米飯達到意想不到的口味,比如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飯更加松軟、香嫩,即使大部分人知道這個常識,但是因為一時疏忽仍會有忘記添加輔料的時候。
因此需要這樣一種設計,可以使人在煮米飯時的一個無意識動作中自動添加相應輔料,這種設計就稱為“無意識設計”。反之亦然; 可用性設計就是如此!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大牛,別默默的看了,快登錄幫我點評一下吧!:)
登錄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