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需求
賽事與廣告咨詢合作,請?zhí)顚懶枨蟊韱?,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與您聯系!
(這系列文章向大家介紹幾個Google Fonts好用的web fonts。上一篇我們介紹了襯線體及無襯線體:google Fonts的字體,serif篇、google Fonts的字體,sans-serif篇)
延續(xù)前兩篇文章的情境,你滿心期待地將自己剛完成的大作展示給業(yè)主看?;ㄙM一些力氣,把字體都改成了高質感又免費的無襯線體,總算夠有現代感了吧。你這么沾沾自喜地認為但很可惜對方轉變心境的速度遠遠超越了新干線。當他看到時,卻皺著眉頭說……
「我覺得你選的字體不夠活潑」、「我要一種比較跳的感覺」
但你把拳頭砸向業(yè)主的沖動抑制住了,因為你知道,Google Fonts里什么奇奇怪怪的字體都有,找到幾個又跳又活潑的字體簡直是一片蛋糕。問題是,Google fonts上的字體品質參差不齊,要怎樣才能挑選到滿足業(yè)主需求而不損設計師尊嚴的字體呢?以下是我們認為幾個實用又好看的裝飾性字體(display fonts)。
西文字體除了以外型分成Serif、Sans-serif 等以外,也能以用途分為text font 和display font。text font 顧名思義就是用于內文、副標題等地方的字體,而display font 則是用在大標題的,通常風格迥異,裝飾性較高。
一般說來,display font 的起源于19 世紀中期之后。隨著工業(yè)革命進入高峰,歐美各國勞動力漸漸從鄉(xiāng)村移往都市。大眾化的產品、服務與通勤族開始出現。通勤場所諸如道路、車站等地方成為廣告競逐之地。這種現象讓字體開始有了「吵鬧」的需求,必須要吸引人們的注意,否則當時排在書本里的字實在太安靜了。當Serif 和Sans-serif 都無法滿足需求時,可以選用display font 試試,會有奇效。
別具休閑感的lobster
這是一款由Pablo Impallari設計的script字體,內建了不少連字的figure,使其手寫自然感更加強烈。當想要營造出Instagram般的休閑感時,就可以使用這款字體。Google fonts提供了初代的Lobster以及Lobster 2,后者提供了斜體與兩種字重可供選擇,更加實用。然而,這款字體也因為太過快樂,近年來也在歐美掀起風潮。雖然還沒有落入comic sans與康熙體的下場,但還是要特別注意有設計師提出了“ lobster is the new comic sans ”(lobster是新的comic sans),使用上要特別小心,別落了俗套。
這款字體是由Vermon Adams設計,靈感來自于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海報。造型獨特的襯線是他的最大的特色之一,運用它,將能得到營造出西部拓荒時代的粗獷牛仔感。上一次在黑與白的饗宴五,洋蔥設計的黃家賢老師回溯字體排印的歷史,提出了Victorian(維多麗亞)這種復古風的設計風格。這種風格源自于現代認為排版風格最混亂的十九世紀末,只要在一個版面上連續(xù)使用多種字體,包括像Sancreek這種字體,就會有那種感覺。
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海報,多種字體混用創(chuàng)造維多麗亞風格的感覺,圖片來源
與第一篇介紹過的Rufina類似,這款字體也是屬于粗細對比超高的Didone系。有著Vogue般典雅的氣質,當想要營造出高貴的時尚感時,用它就對了?,F在我們普遍把Didone系字體歸類為display,是裝飾,而不是用在內文的字體。但是在活版印刷時代,didone系字體印在紙上,纖細的襯線會有暈開的效果,當作內文其實非常的優(yōu)雅、柔和,也就是說,即便是vogue的標準字,在18, 19世紀也還是一種很安靜的字體。因此西方的字體設計師把didone系字體進一步夸張化,粗的地方更粗,細的地方更細,而且把一些地方畫得非常圓潤,就產生了fat face,這種又胖又高雅的華麗字體。
這款由Natanael Gama 設計的字體,是源自于Trajan。Trajan 是以古羅馬石碑上的文字為靈感所復刻的字體,但卻常用于好萊塢各種類型電影的海報上。當業(yè)主想省下Trajan 的授權費時,就可以使用Cinzel Decorative,且它大寫字母的線條更夸張、更有戲,散發(fā)出一股古羅馬的尊榮感(咦)。Cinzel Decorative 跟Trajan 一樣,是一種Small Cap,雖然都以大寫的形態(tài)表現,但如下所示,你還是可以發(fā)現比較大的大寫,以及比較小的小寫。
為數眾多的電影海報皆采用Trajan 這款字體。
大牛,別默默的看了,快登錄幫我點評一下吧!:)
登錄 立即注冊